今天是2024年05月01星期三欢迎光临淮北市第四人民医院!
淮北市第四人民医院
急诊:18056145120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党章第3课

发布日期:2016-05-20 浏览次数:3029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党章第3

1题: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党章总纲规定: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条基本路线可以简单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它是我们党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制定的,集中反映了党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前进的最可靠保证。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决定的。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要解决好这一主要矛盾、完成好这一根本任务,就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各项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这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作用,深化改革、开拓前进,推动我国发展迈上新台阶。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离开四项基本原则,我们的事业就没有根基,没有方向,就会走到邪路上去。新时期一开始,邓小平针对当时社会上刚刚出现的右的思潮,就曾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坚持这四项基本原则……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

  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要全面深化改革,紧紧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各方面体制机制障碍,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广阔的前景。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统一整体。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离不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立国之本和坚持改革开放这个强国之路。坚持这两个基本点,都是为了保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的实现。确立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决不能忽视和动摇两个基本点;强调两个基本点的重要,也决不能去代替或冲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第2题:如何理解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正确认识我国当今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党章总纲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党从我国实际出发,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深刻领会这一重要论断,对于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

  一方面,经过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后经过60年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其显著标志是我国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没有丢掉老祖宗,始终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石,坚持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坚持以工人阶级政党为领导核心,坚持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坚持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坚持以人民当家作主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坚持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机制,等等。同时,我国社会主义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都深深根植于亿万人民一往无前的创造性实践中,及时回应实践创新的理论呼唤,富有既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又让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体现人民共同愿望,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因而能够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始终指引着当代中国沿着正确方向阔步前进。因此我们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

  另一方面,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这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市场化、社会化和现代化。今天,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我国的基本国情仍然是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排在世界第90位左右;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深化改革任重道远;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但工业还大而不强,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依然不少;思想道德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但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比较严重;全国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但城乡、区域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仍然困难;社会创造活力普遍增强,但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各种矛盾还不少;等等。这些情况表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推进任何领域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做到既不超越阶段、又不落后现实,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

  第3题:如何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党章总纲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深刻理解这一重要论断,对于引导全党同志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条道路是我们党经过90多年奋斗、积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开创的,凝聚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革命先烈追求国家独立富强的理想和夙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代表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问题上,形成了一系列独创性的重大理论观点,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何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化和丰富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引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指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这一制度坚持效率与公平相兼顾、民主与集中相结合、活力与秩序相协调、人的全面发展与文明进步相促进,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创造了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发展奇迹,不仅使我们国家空前活跃起来、快速发展起来,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而且为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没有别的什么主义能够发展中国、造福人民、振兴中华,有效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成功应对前进道路上来自各个领域的风险和挑战,凝聚党心军心民心,充分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共同奋斗。